内江工程机械网

当前位置:主页 >> 工程机械厂家

核电发展战略给上海装备制造业带来重大机遇我的钢铁【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02日    点击:[3]人次

核电发展战略给上海装备制造业带来重大机遇_我的钢铁

如果你想了解当今最现代化的工厂,不妨去建成不久的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核电制造基地看一看:5万平方米的巨大厂房,足以容下一艘航母;承担着近百亿元产值生产任务的厂房里,安装着数百台国际先进设备,从起吊700吨的行车,到可加工数百吨重部件的精密数控车床;厂区外还有一个5000吨级的配套专用码头。

这里生产的是核电站关键装备,在所有现代装备制造中,工艺难度最大、安全要求最高。上海电气重工集团副总裁朱根福告诉:在国家积极发展核电的政策指引下,上海电气已成为国内核电装备领域最具集成能力的制造基地,随着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新开工CPR1000、EPR等项目的落实,到目前为止,承接的核电装备订单已超过200亿元。其中,核岛主设备蒸汽发生器订单占国内50%份额,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为100%。

广阔市场空间让大象起舞

因为核电站的碳排放几乎为零,积极开发核电,可为我国现有能源供应结构注入更多清洁因子。中国核电发展提速,给上海装备制造产业的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

去年,我国核电发电量不到总发电量的2%,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0。200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的核电发展战略有了质变从原来的适度发展调整为积极发展。《规划》发布后,我国新核准建设的核电项目是此前20多年的两倍还多;目前在建的核电站占世界在建项目的30%,去年新开工更占到世界的60%。

2007年公布《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但据业界专家和相关人士透露,国家对现有规划进行调整只是时间问题。普遍认为,上述数字将加码到7300万千瓦。按此估算,未来十多年,中国对核电设备的投资约4000亿元,其中国内企业面对着至少3000亿元的市场空间。

这是一片足以让大象起舞的广阔天地。但与核共舞,显然并不简单。

核电站发电装备一般分为常规岛与核岛两部分。常规岛装备主要是汽轮机和汽轮发电机等,生产技术与燃煤电厂的设备类似。深藏于混凝土堡垒中的核岛装备是能量之源,主设备包括承载铀燃料棒、核反应控制棒和堆内构件的压力容器,传导裂变能量的蒸汽发生器、稳定系统压力的稳压器以及推动冷却水循环的主泵等。

核岛中的受压容器壁厚达240毫米,容器最高达22米多,最重600多吨。要在如此庞大的家伙上钻孔、切削、装配、焊接,精度却要控制在百分之几毫米之内,必须拿出绣花的劲头,杜绝一切隐患,保证核电站40-60年使用寿命期内的安全运行。

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基地就是为此而生的。从2005年起,上海电气整合力量,捏紧拳头,在临港和闵行两个基地投资60亿元,打造世界级核装备制造基地。去年底,临港基地全面投入使用。目前,临港基地二期扩建也已启动,产能有望在未来几年再翻一番。

不强调处罚凸显核安全文化

临港基地的水平,从数字工厂建设就可见一斑。朱根福说:如果在过去,这种规模的厂房很容易造就一个数千人的大厂。而现在,这里全部的生产工人只有百多个。他说:核电装备制造需要开发先进工艺,但对一线工人来说,实现先进工艺是靠设备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有力帮助。

除了可见可感的硬实力提升,上海电气临港重装备基地打造世界级工厂要应对的挑战,还有创建核安全文化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核电装备制造强调技术,但更强调全过程的严格管理和全员的质量文化。

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等四个凡事的工作要求,成为员工的行为准则。(来源:文汇报)

百度seo案例

快排开户

关于企业网站如何建设才能提高转化

全网营销